作者:中研网 发布时间:2020-06-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核酸检测,其一是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检测,其二是病毒基因测序。而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能更快得出检测结果,更适合当前的疫情防控、管理情况,因此大部分采用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诊断。用相应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到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证明患者的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中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依据。
目前,核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法、恒温扩增法、测序法、CRISPR检测法等,目前还研发出基因芯片技术。第二代PCR技术(荧光PCR法)是病毒检测方法的主流方法,也是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采用最多的技术。
2019年末将近时,面对突如其来的COVID-19(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被广泛提及,长时间占据医疗行业热搜榜。核酸检测作为IVD领域主要的的检测方式之一,利用PCR技术、核酸测序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能够快速对患者生物样本中的核酸进行检测,为感染病例确诊提供医学检验证据,为感染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降低病毒死亡率。核酸检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2019年全球核酸检测市场规模达到85亿美元,中国为106亿人民币,中国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8%,每年以超过15%的速度实现增长,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核酸检测试剂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试剂耗材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2018年试剂耗材(体外诊断试剂与耗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24亿元,同比增长9.7%。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2015年我国医用耗材行业销售规模达1853亿元,同比增长11.49%,2010-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23.92%。2018年医用耗材行业销售规模达到2435亿元,同比增长8.7%。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13——2015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36亿元、273亿元、3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21%、15.68%、15.75%;2016年市场规模达369亿元,其2009——2016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6.60%。2018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达到489亿元。
图表:2015-2018年试剂耗材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供给能力
国务院发布数据:2013年至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59502亿元,我国医疗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时介绍,2013至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59502亿元,年均增幅11.7%,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2个百分点。
报告称,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4451亿元,较2013年增加5156亿元,增长55.5%,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1%,较2013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8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5291亿元,较2017年增加840亿元,增幅高于全国财政支出2.5个百分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3%。
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级财政按照医改部署要求,供需兼顾、突出重点,持续优化支出结构。
对于供方,2013至2017年,财政投入由4893亿元增加到7550亿元,年均增长11.5%,占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52.2%。
中研普华研究院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核酸检测行业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了解更多专业详细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中国核酸检测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
联系人:王先生
手机:19923442229
电话:+86-519-88812307
邮箱:19923442229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创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