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荧光定量PCR仪 发布时间:2020-06-12
在“清零”仅十余天后,武汉连续两天新增6名确诊患者,新冠病毒再度出没武汉。这6名患者均来自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三民小区。5月11日晚间,武汉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十天大会战”。武汉市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在10天内完成全面核酸检测,意味着日检测量要达到100万,但目前武汉的日检测能力仅为4万左右,其中巨大的缺口应该如何填补成了武汉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武汉全员核酸检测将会按区推行。5月13日,武昌区首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根据前线志愿者反映,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检测所需的物资和仪器设备不够,这其中就包括PCR仪。
武汉全面核酸检测!PCR仪遭疯抢,或将成为下一个“呼吸机”
随着疫情的发展,目前核酸检测工作的重点转为了排查无症状感染者。国务院和卫健委接连发文要求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湖北、黑龙江、哈尔滨等地都已经开始了核酸检测试剂集中采购工作,控制检测试剂价格。但是作为核酸检测的必备仪器,PCR仪器等的价格却一直在上涨,市场供不应求。某进口品牌的荧光定量PCR仪在2月份时报价为29万元/台。但根据某地医院最新的荧光定量PCR采购中标结果,这一型号的设备中标价格已上涨至38.5万元/台。
PCR全称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PCR仪作为基因扩增分析的首选仪器设备,可以通过将患者样品中的核酸序列进行扩增,产生数百万个相同的核酸片段以放大信号,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含有特定的病毒,了解患者感染情况。
根据DNA扩增的目的和检测的标准可以将PCR仪分为普通PCR仪,梯度PCR仪,原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几类。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PCR仪为荧光定量PCR仪,时间短且灵敏度高。新冠疫情期间,荧光定量PCR仪作为确诊新冠病毒的定量分析仪器,对新冠病毒的检测确认至关重要,对设备精度要求比较高。数字PCR仪是在PCR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芯片和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核酸绝对定量检测。
武汉全面核酸检测!PCR仪遭疯抢,或将成为下一个“呼吸机”
在中国荧光定量PCR仪市场中,长期呈现Life Technologies,Bio-Rad,Roche三足鼎立局面。三大品牌年销量之和约为市场总年销量的六成左右。而国产荧光定量PCR仪经过长期积累,也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主流水平,但要被市场广泛认可仍需较长的时间,针对这种市场情况,杭州博日等国产荧光定量PCR仪厂商目前主要把目光着眼于出口。
普通PCR仪主流市场主要被Bio-rad,Eppendrof,Life technologies和analytik-jena等品牌占据。近两年,杭州博日,杭州朗基等国产厂商销量增长较快,目前普通PCR仪国产品牌占有率基本能够与进口品牌占有率持平。
数字PCR仪目前在科研和临床的应用还比较初步,数字PCR市场规模仅占荧光定量PCR仪的1/10,且主流产品多为欧美跨国公司的高端仪器。ABI和Bio-Rad是数字PCR仪的两大巨头。国内目前也有几家公司推出了数字PCR,比如:永诺生物,领航基因,小海龟科技,锐讯生物,新羿,诺禾致源。由于技术壁垒高、国产品牌起步晚,国内市场现在基本上还是被国际大品牌所占有。
总体来看,国内企业在中低端PCR仪的市场表现不俗,但仍然面临着短期较高的品牌壁垒,需要时间通过产品销售业绩和运行记录来证明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高端PCR仪领域国内企业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品牌都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武汉全面核酸检测!PCR仪遭疯抢,或将成为下一个“呼吸机”
(来源:众成医械研究院整理)
作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金标准”,新增或扩充荧光定量PCR仪的数量成为医院和疾控中心最重要的事之一。根据某网站发布的疫情期间定量PCR仪采购中标信息的汇总报告,在111台荧光定量PCR仪(金额约5700万)公开招标中,以赛默飞、罗氏、伯乐为代表的进口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采购台数占比超过95%,国产品牌中只有上海宏石和西安天隆两个品牌,共中标3台设备。
从进口/国产厂商的数量比例看,荧光定量PCR国内厂商(20家)数量上已经超过进口品牌(10家),在国家大力支持高端科研设备国产化的大背景下,采购结果仍然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武汉全面核酸检测!PCR仪遭疯抢,或将成为下一个“呼吸机”
COVID-19疫情期间定量PCR仪采购占比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加大了对科学仪器领域的研发投入,除了设立专项资金,还出台多项政策,旨在为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相关政策的落地程度和执行力度不够,如大部分地区的政策要求并未明确界定对国产设备采购的倾斜比例,对国内产品的种类和性能判断缺乏标准等。总之,政策的制定缺乏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二是用户对国内产品戴“有色眼镜”,很多用户不愿用、不敢用。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中高端仪器技术水平达不到应用需求,早期一些国产设备给用户留下了质量差、稳定性低的使用体验,除此以外,多数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资金充裕,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验证和评价国产仪器,对进口仪器有盲目崇拜的思想。
三是国产品牌起步晚。经过多年的用户教育,赛默飞等国际巨头已经培养起了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要转投另一个新品牌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较大,这也是限制了国内品牌发展的原因之一。
截至5月13日,全球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30万人,巨大的新冠检测需求会诞生出一个千亿级的新冠检测市场。相较于检测试剂,PCR设备似乎是一个门槛更高的市场。新冠疫情下的需求剧增,进口设备的供应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如何把握这个机遇,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联系人:王先生
手机:19923442229
电话:+86-519-88812307
邮箱:19923442229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创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