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荧光定量PCR仪 发布时间:2020-05-24
2019年12月初,第一个病人因发烧和咳嗽就诊,在此后陆续有40多位类似症状的患者就诊,12月底,武汉市卫健委发布“不明原因肺炎”的警告。从数千位呼吸道症状的就诊患者中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疾病,这本身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工作。在此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通过多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以及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确定病原体成为疫情防控战役的一大亮点。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中,核酸检测技术是最靠谱的筛查和确定手段,使用也最为普遍。疾病的判断是一个需结合临床的综合过程,从检测的角度来说,检测手段的选择至关重要。将疑似患者快速确诊是一个重要的防控环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推荐使用核酸检测技术RT-PCR作为确诊病原学依据。在操作过程中正确地采集样本直接影响实验结果。采集标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对是否能反映疑似病例的真实状态很关键。核酸检测技术可通过设计内源性内标监控采样环节,针对管家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疑似新冠感染者进入医疗系统之后会经历筛查、确诊以及治疗三个阶段,WHO针对2019-nCoV指南的第一版指出:针对确诊为2019-nCoV感染的住院患者,应重复收集上呼吸道标本和下呼吸道标本样证实病毒清除,直到患者出现两个连续的至少间隔24小时的核酸阴性结果,可以看作是临床康复。
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从基因水平进行检测的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学,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此外,核酸检测技术是新冠病毒疫情抗战的“主力军”,主要还基于RT-PCR方法学自身的特点:
1、高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探针靶标的特异性及保守性、TaqDNA聚合酶反应的忠实性共同保证了PCR反应的高特异性,可保证与其他病原体进行鉴别。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大多会选取病毒高特异性及保守性的ORF1ab和N基因片段作为靶标,相比于单靶标设计,特异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2、高灵敏性:PCR扩增反应是一个指数级信号放大的过程,理论上,只要反应管中有1个目标分子,就能将其扩增至能检出的水平,可检测出标本中极低含量的病毒,大大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不同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出水平不尽相同,灵敏度高的检测试剂盒能快速识别早期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检测技术灵敏度对于感染者的筛查识别非常关键,感染者不漏检至关重要。
3、成本低、便于实施:整个PCR反应在一个小小的反应管中完成,尤其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无需产物分析的过程,大大简化了PCR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高通量是该技术应用发展中的突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样本前处理普遍较为复杂,一步法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实现核酸免提取操作,直接处理后进行扩增检测,实现简单快速、高通量的技术突破,成为抗疫“利器”。
联系人:王先生
手机:19923442229
电话:+86-519-88812307
邮箱:19923442229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创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