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捷瑞 发布时间:2020-07-22
引物合成后该怎样保存,使用时该怎样溶解?引物稀释后能保存多久呢,今天我们来说下引物的溶液与保存相关问题当我们在公司合成好引物后,拿到手的一般是几支1.5 ml的离心管。引物干粉就在里面。那么拿到这几个管子后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呢?
1.拿到引物之后先做什么?
一般由公司合成好的引物,最终发货的都是干粉形式。由于干粉是很细微的干燥粉末,肉眼几乎不可见,同时又很容易飞扬起来。所以在接到引物管以后,切记不要急于打开管盖。而是要先保持盖住状态、把管子放到离心机里做短暂离心,使干粉收集到管底。然后才可开盖、进行下一步的溶解。
2.用什么溶解引物
常用的溶剂是水或者TE缓冲液(pH7.4——8.0),两者在实际实验中都是常用的。一般认为,TE缓冲液比较稳定,能提供稳定的pH环境,适合于保存引物(以及质粒或基因组DNA)。但也有人认为,TE中的EDTA分子会影响后续PCR的效率。如果您很注重PCR效率的话就要考虑到这一点。而双蒸水很易得,操作方便,也是常用的溶剂。但双蒸水对于引物也有弊端:因为pH原因以及没有足够的离子,不利于引物的长期保存。当然,如果您对实验的要求没有这么严格的话,用水或TE都足以能满足您的需要。
3.应该加多少?
一般默认是每条引物合成2个OD,分装为2管,所以每管中有1个OD的引物。由于引物分子量的不同,每个OD所对应的物质的量(即n mol数)都是不同的。在管壁标签上我们都会标明这个管里有多少个OD、多少n mol。可以根据这个数据,来算出你需要在管子里加多少体积的溶剂来进行溶解。通常直接用于PCR加样的引物浓度(即工作浓度)是10 p mol/ul(也即10 uM)。而用于长期存储一般是10倍浓度,即100 p mol/ul(也即100 uM)。
这里有个“简单粗暴”的算法:管壁上的n mol数乘以100,就是你要加水的ul数。比如管壁上写着4.5 n mol,那么你向这个管中加450 ul水即可,得到的溶液浓度就是10 p mol/ul(即10 uM),可以直接用于PCR加样了。(是不是非常的简单粗暴)
4.如何保存?
拿到手的引物一般已分装为两管。我们建议先溶解其中一管用于实验,另一管干粉保存备用,以备不时之需。干粉状态的引物非常稳定。-20℃可保存2年以上。
常见的做法是将引物溶解至10倍的存储度,-20℃长期保存。使用时取出稀释至1倍的工作液。工作液保存于4℃即可。在4℃下引物溶液是比较稳定的,保存一周以上仍可以正常进行PCR实验。但我们仍建议您尽快用于实验。
小窍门:引物溶液要避免反复冻融。溶解后建议分装多管,这样可在怀疑某一管有污染后立即扔掉、再使用一管新的无污染引物溶液进行实验。
联系人:王先生
手机:19923442229
电话:+86-519-88812307
邮箱:19923442229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创研港